机构大宗交易是利好还是利空 机构大宗交易买入是好事吗
机构大宗交易:利好还是利空?买入是否为好事?
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,机构大宗交易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机构大宗交易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?机构买入是否为好事?小编将为您详细解析。
1.大宗交易
大宗交易是指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。通常情况下,大宗交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,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。我国现行交易制度规定,如果证券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数额,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。
2.机构大宗交易的意义
机构大宗交易通常被视为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。以下是一些关于机构大宗交易的意义:
机构看好个股:如果大宗交易以高于目前市场价格的价位买入,则意味着机构比较看好该个股,认为其后期会出现大涨的情况。这种抢筹操作通常被视为一种好事,因为个股后期上涨的概率较大。北交所交易情况:进入9月份以来,大宗交易市场频现巨幅打折交易,其中北交所表现尤为明显。据东方财富数据,9月共有7只北交所股票发生大宗交易,折价率皆超过两位数。例如,贝特瑞折价超过30%。
3.大小非减持
除了机构买入,大小非减持也是大宗交易的一个常见原因。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小非减持的情况:
亨通光电大宗交易:亨通光电发生1笔大宗交易,成交量309.00万股,成交额4409.43万元,占总流通市值0.12%。成交明细显示,买方营业部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解放路证券营业部,卖方营业部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泺源大街证券营业部,大宗成交价均为14.27元,折价率为1.99%。避税因素:北交所很多股票是从新三板转板过来,当年新三板的投资者后续若套现,需要缴纳一笔比例相当高的所得税。而借大宗交易低位倒手,可能要节省一笔税收。
4.业绩披露与风险
截至小编撰写,两市接近5100家上市公司,仍有1500家左右未披露中报业绩情况。历史经验统计,业绩低于预期的公司往往在最后时点才进行业绩披露。对于最后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,如遇业绩暴雷需要谨慎应对。按已披露中报业绩的上市公司,有243家净利润亏损过亿元。
5.机构买入案例分析
以下是一些机构买入案例:
福立旺大宗交易:福立旺发生1笔大宗交易,成交金额205.44万元。大宗交易成交价格9.6元,相对当日收盘价溢价0.73%,成交21.4万股,成交金额205.44万元。买方营业部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前进路证券营业部,卖方营业部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前进路证券营业部。
6.中介机构规范
根据《规定》,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存在以下情形:在合同约定之外收取其他费用或者以临时加价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;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另行约定等方式规避监管;通过入股、获取上市奖励费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机构大宗交易既有利好因素,也存在利空因素。投资者在关注机构大宗交易时,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如市场环境、个股基本面、机构买入动机等。在操作时,应保持理性,避免盲目跟风。
- 上一篇:成是非,成是非是谁的儿子
- 下一篇:犀牛智造,阿里巴巴犀牛智造